选购红木家具的注意事项

消费者选购名贵硬木家具的注意事项

目前,名贵硬木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,但由于缺乏相应的了解,往往会上当受骗。作为云南省唯一可以进行木质材料和家具材料鉴定的法定检验机构,云南省质检院专家建议消费者谨慎购买,最好到质检部门进行检验。

云南省质检院从事木材鉴定的工程师陈立军说,在日常检验中,一些商家往往以劣质产品冒充正品获取利润,将劣质木材冒充名贵硬木。比如最近在昆明举办的第十八届昆交会上,老挝和越南的展品以名贵硬木制品为主,有花梨木、紫檀、花梨木、沉香、花梨木等。缅甸、巴基斯坦、泰国等国也有少量木制品展出。其间,一些商家用椰木冒充沉香制作手串,或将紫檀漆成紫檀,或将软杂木浸泡在香料中冒充檀香,或将其他外观颜色较好的木材随意命名为“紫檀”、“金檀”、“白檀”,迷惑消费者。当然,有时候商家自己也不理解。有些商家很少有木材专业知识,凭经验和外观判断。但有些木制品是无法通过颜色和纹理来区分的。需要使用放大40 -400倍的显微镜对木材进行切片,观察其内部微观结构特征,以确定其具体的木材种类。对于“红木”的鉴定,除了确定树种外,管孔的密度和平均弦长直径也要达到相应的规定值,否则即使树种正确,也不能判定为红木。

针对木材市场名称混乱的情况,我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。常见的红木分为紫檀木、花梨木、花梨木、黑酸枝、花梨木、翅木、乌木、条纹乌木。按产品材质比例可分为三类:全木家具(单木材质)、全木家具、全木家具、全木家具、全木家具、全木家具

专家建议,消费者在购买名贵硬木家具时,应注意产品是否有固定的金属标记,而不是一眼就脱落的纸质商标;家具的销售标签必须注明木材种类名称、树的拉丁名称、辅助材料、木材产地、质量等级、油漆和规格等。如果真的不确定,还是请专业鉴定机构鉴定。

选购红木家具的六大误区是:过于注重价格,贪小便宜。

买红木家具首先要树立精品意识。所有代代相传的作品都是精品,不好的东西肯定会被人抛弃。如果我们试图便宜,就很难买到高质量的商品。质量好的商品即使高价购买,也会有很大的升值空间,而粗制滥造的家具,即使价格再低,也无法升值。

误区二只关心木材的真伪,忽略选材的优劣。

材料保障是选购红木家具的最低保障。一件精品红木家具对选材的要求很高,一定要选料大、无白皮、无错落的。否则家具容易开裂变形,很难正常使用,更别说继承了。

误区三:只有材质重要,做工不重要。

很多客户在购买红木家具时只关心材质,以为只要材质好,就有收藏价值。不知道红木家具分三分七分。好的素材只是基础。没有好的做工,就相当于一堆木头,没有收藏价值。好木头不代表好家具,就像用一样。文房四宝,普通人的作品和书画家的作品差距可想而知。用同样的木材做家具,好坏有天壤之别。

误区四太纠结于价格的涨跌。

作为稀有树种,资源的稀缺性导致其价格不断上涨。红木家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,具有美观、实用、收藏等诸多优点。升值是必然的过程,周期性的价格波动是正常的。如果调查好或者尽快卖出去,整体涨幅会越来越大,尤其是非常受欢迎的降香黄檀,资源几乎枯竭,过几年就一棵树难求了。

误区五认为回购有保障。

这里面有很多陷阱,只是商家转移顾客注意力的一种手段,让顾客进入“不管怎样,以后都可以退货,不能亏本”的误区。你不知道这里面有很多学问吗?第一,回购的时候限制很多,主动权完全在商家手里。二是红木价格涨得太多,回购后再买要多几倍的成本,所以买的时候还是要把好质量关,一步到位。

误区六:最好跟着音乐走。

明清家具是中国家具发展史上的高峰,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造型优美、工艺精良的经典作品。模仿是好事,但不能认为创新的东西不好。家具毕竟是一种生活用品,没有必要为了固守纯粹的仿古而忽略家具的基本属性。任何艺术和任何事物都要有发展和创新,才能成就时代的辉煌。如果我们的红木家具一直停留在古色古香,和几百年前相比,风格大小都一样,说明我们的时代和行业太缺乏创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