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信部通报下架60款侵权app。这些app有哪些侵权行为?
工业和信息化部通知删除60个侵权应用程序,这些应用程序将非法获取用户隐私。当用户使用这些软件时,软件会强行访问用户的通讯录或相机权限,会随意获取用户的数据。当用户使用其他功能时,这些软件在未经用户允许的情况下访问用户的数据,会对用户的隐私造成困扰。用户在使用这些软件时也会出现很多问题。隐私保护是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,所以这些侵权app最大的问题就是侵犯了用户的隐私。
第一,APP进行专利侵权。
很多app未经开发者许可,获取正版app的源代码。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生产经营目的,窃取他人专利,实现非法获利。很多软件会覆盖别人的发明,对别人的发明做小改动,所以说是自己发明的。对于开发者来说,这种情况就是侵犯了自己的专利,而且很多时候专利侵权是不容易发现的,这也是很多盗版app能够存活下来的原因。
第二,APP侵犯用户隐私。
许多用户在使用软件功能时需要被授予权限,但这些权限是访问麦克风、摄像头或通讯录。对软件的实际功能没有影响。软件执行这种操作来非法获取用户隐私并出售。很多用户在下载这类软件后会接到骚扰电话。对于用户来说,这样的行为会影响自己的体验,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侵犯了自己的权益。
第三,APP侵犯他人商标
商标承载着企业的信誉,很多用户都是看着商标下载软件的。但是很多开发商会使用驰名商标,会在很大程度上迷惑用户,虚假商标出现后很容易销售假冒伪劣产品。如果用户不差异化下载此类软件,会对自己的财产造成损失。商标是企业的标志,商标侵权也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,但对于开发商来说,却可以非法获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