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可能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?
这几天看到一个视频,一个IP属于云南的网友发布了一个视频,说他在山上捡木耳的过程中遇到三只野生老虎打架,配文是“有一个叫云南山大王的生命再也不敢捡木耳了……”该视频引发网友热议。
这个视频我也是前几天刷的。本来我以为是真的。看到评论区有网友调侃“兄弟,这个角度恐怕你不在树上”“树上不安全,老虎会爬树”之类的评论。我觉得还挺搞笑的,没想到还翻车了。
云南省玉溪市相关网安大队工作人员核查后发现,该视频实际拍摄于2019年8月,拍摄地点不在野外,而是在云南野生动物园,确认发布者发布虚假信息,扰乱公共秩序,造成不良社会影响,被行政拘留5日。
现在很多人在网上发布一些虚假的信息或者视频来吸引人的注意,但是这种行为是违法的,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。来了解一下相关知识吧~
?民事责任
网络谣言侵害他人名誉权或者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商业信誉。根据《民法》等法律规定,制造谣言或者传播谣言的人需要停止侵害、恢复名誉、消除影响、赔礼道歉,可能还要支付一定的精神损失赔偿。谣言一时凉,责难声声泪俱下。
行政责任
行政责任比民事责任严重一点。从民事责任上赔偿、道歉或许能解决问题,所以负有行政责任的人还得去派出所“体验一下”,因为散布谣言已经扰乱了公共秩序,或者诽谤他人,造成了一定的影响。虽然不构成犯罪,但已经触犯了法律法规。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第二十五条,有下列行为之一的,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,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;情节轻微的,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:
(一)散布谣言,谎报险情、疫情、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;
(二)投掷假爆炸、剧毒、放射性、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;
(三)威胁放火、爆炸、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。
这些虚假信息可能会引起群众的恐慌,增加不必要的麻烦,所以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,可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大家。像上面提到的云南网友发布的视频,很可能会让不知道云南很危险,老虎容易出没山区,当地人也未必敢上山。
刑事责任
如果发布的虚假信息构成犯罪,你需要进一步承担刑事责任。比如,在网络上挑拨国家统一、国防利益,或者编造虚假险情、疫情,通过网络传播,严重扰乱社会秩序,造成社会恐慌的,根据《刑法》第二百九十一条的规定,可以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编造虚假信息,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而在信息网络上传播,或者组织、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传播,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,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(四)项的规定,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。
总的来说,无论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,都是损人不利己的事情。不要心血来潮在网上发布一些虚假信息。毕竟现在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很快,有些发展是不可控的。在网上随便搜了一下,有很多因为发布虚假信息而被处罚的案例,说明很多人已经触碰了法律底线。
但是我们在日常使用电子社交软件的时候要仔细甄别,不能盲目跟风转发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。如果发现有人传播谣言,最好保留证据,比如发布内容的截图、链接等,以便报警处理。
网络不是法外之地,你在屏幕后面敲敲键盘就可以“为所欲为”。即使在网上发声,也要遵守法律法规,谨言慎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