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四个特区在深圳最有名?
性质:1。沿海丘陵,地形相对平缓,有利于城市建设;
2.大鹏湾在南,水又深又宽,方便港口的建设,自然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。
社会人文方面:1毗邻香港,是国际金融贸易中心。正是这种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优势,使得政府将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,给予优厚的政策。
深圳的定位是珠三角和大陆南部的经济中心。深圳是香港与内地贸易的集散地,香港是内地与外国经贸往来的中转站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香港经济转型,香港制造业大量向内地转移,主要目的地是深圳。
2.广东是许多海外华人的故乡。海外华人(包括港澳台)回国(大陆)创业,带来了深圳的资金、技术和管理经验。
3.政府在政策上不断扶持,深圳吸收了大量的国内外资本、人才和技术,也纷纷涌向深圳。
4.珠三角地区人口密集,城市间合作条件好,集群繁荣。
与深圳同时起步的另外三个特区;珠海、汕头、厦门应该和深圳有一样的政策,但是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,有不同的利弊。
比如位于珠江口西侧的珠海,毗邻澳门。在澳门历史上,港口贸易一度繁荣。由于珠江口西侧泥沙淤积严重(自然原因,我就不细说了),沿岸水浅,航道受阻,最终弃港。而且澳门是个小地方,人口不多,经济支柱就是博彩业、房地产和旅游业。与香港相比,国际影响力不可比拟,对珠海的拉力较弱。珠海也缺少澳门那样的自然。
汕头,地处广东东端,远离珠三角核心区,大城市少,周边城市发展水平参差不齐,总体上落后于珠三角,城市间合作条件较差,难以形成集群效应。
厦门位于福建东南部,是大陆和台湾省之间最近的海港。但由于两岸政治分歧,两岸贸易渠道尚未完全畅通,厦门作为大陆对台贸易核心口岸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,台湾省经济对厦门的辐射力有限。
总的来说,四个特区城市都有航运便利、侨乡的优势,政府也给予大力支持。建设深圳珠海的重点是港澳,建设汕头厦门的重点是台湾省。由于两岸四地政治和解程度不同、差异较大,以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和特区政府施政能力的制约。
个人认为,深圳之所以发展最好,是因为靠近香港,这是其最有利的外部条件。